暖!志愿者筹款救助患病男子,男子母亲赠家乡梨感谢
“谢谢你们志愿者,是你们给了我儿子一次新生的机会!你们出钱出力帮我儿子,真的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近日,在广州火车站,小刚的母亲范阿姨一直对身边的志愿者道谢,并多次哽咽。在志愿者的护送下,小刚和母亲一起踏上回家的旅程。
范阿姨为何对志愿者多次道谢,志愿者又如何帮助她的儿子?事情还得从7月初说起。
志愿者街头发现他,母亲赴穗接人失望而归
7月8日,在一次活动中,尚丙辉团队志愿者发现了在街头行走的小刚,彼时广州高温灼人,而小刚依旧穿着一件长厚外套,双腿缠着一截厚厚的塑料袋,拖着一个黑色行李箱,嘴里念着一些听不懂的话语。
志愿者尚丙辉凭借多年的助人经验,拦下了小刚询问,“你好,小伙子,你去哪里呀?”小刚告诉尚丙辉,自己要去捡垃圾换钱买东西吃,当尚丙辉问及小刚的住址信息,小刚一一告知,并将母亲范阿姨的电话号码告诉尚丙辉。
尚丙辉通过和男子的母亲范姨通电话得知,男子小刚家住河南,患有间歇性精神病,长期吃药, 3个月之前跟家里人断了联系,此前曾表示在一家工厂上班,后来因为迟到被开除。范姨请求志愿者看好小刚,自己立即坐车来接小刚回家。
当天晚上,尚丙辉安排了两个志愿者轮流跟着小刚,殊不知当天晚上一个不小心,小刚离开了志愿者的视线范围,7月10 日,范阿姨从河南赶到广州,期间上百人次志愿者在广州街头寻找小刚,最终无功而返,13日上午,范阿姨失望返乡。
7月15日,热心市民给尚丙辉团队提供线索说在广州火车站见到小刚,志愿者赶到后开展地毯式搜寻,终于在当天晚上9点顺利找到小刚。小刚情绪不稳定,有时愿意聊天,有时突然骂人,甚至拿东西砸人,期间还多次跟路人发生争执。一群志愿者轮流接力,24小时不间断守候着小刚。
志愿者捐了1.4万元帮助小刚入院治疗
范阿姨于17日中午12点赶到到广州,见到在椅子上睡着的小刚,小刚见到母亲,但随后情绪不稳定不愿意回家。志愿者建议小刚先去医院接受治疗,等情绪稳定后再返乡。
志愿者考虑到范阿姨今年66岁,身体不是很好,一周内两次踏上从洛阳到广州的火车,十分疲惫。范阿姨还告诉志愿者,自己来广州的时候身上就只有900块钱,已经是自己的全部积蓄,本以为够两个人回广州的车票,买两张车票已经花掉了400块钱,现在自己身上的钱根本没办法支付医院5000块钱押金。
7月18日,志愿者英子一边对接病院,一边在微信群发动志愿者捐款,很快一笔一笔爱心款转过来,不到4个小时就筹集了将近8000元。“住院押金有了!”英子高兴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范阿姨,一直愁眉苦脸的范阿姨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日中午13点,小刚在志愿者护送下顺利入住广州一家病院,晚上9点,热心志愿者共计为小刚捐赠14213元,达到医生预估的治疗费用。19日下午,范阿姨暂时返乡,“等小刚情况好转了,再来接他回家!”
母亲送家乡梨子感谢志愿者
8月26日,范阿姨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小刚病情稳定,达到出院的标准,她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志愿者,“小刚可以出院了,我明天过来!我给大家带一点我们老家种植的孟津梨!”
两天后,范阿姨顺利到达广州,拎着一箱沉甸甸的雪梨,“家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感谢大家。一点梨,给大家尝尝,谢谢你们帮忙!”29日中午,范阿姨见到了小刚,“妈!”见到母亲的到来,小刚的脸上露出笑意,“回家!”小刚斩钉截铁地说。
29日傍晚7点,在志愿者的协助之下,母子俩顺利踏上返乡列车。“谢谢你们志愿者,是你们给了我儿子一次新生的机会!你们出钱出力帮我儿子,真的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范阿姨一直对身边的志愿者道谢,并多次哽咽。30日晚上,范阿姨告诉志愿者,母子已经顺利到家。
“送小刚进医院的那一天,我们几个志愿者走在医院的人行道上,如释重负,走出了英雄归来的感觉。这一次来医院接小刚出院,我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使,自带光环的天使,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豪!”志愿者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
据了解,本次救助小刚共花费医药费和其他费用17700元,除志愿者捐助的14213元外,3500元全部由尚丙辉工作室垫付。
来源: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肖桂来 通讯员 陈勤英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陈勤英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