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联动机制会议在荔湾召开
5月25日,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第三十次联合会议暨荔湾区社工站参与救助服务专题研讨会在荔湾区逢源街社区综合服务大楼三楼顺利召开。荔湾区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流动救助服务队队长崔伟枫,荔湾区十余个街道社工站代表以及联动机制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联动机制项目自2020年8月启动以来,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服务年度,目前由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去年八月至今,在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动机制联合多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救助过程中,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联动机制项目主任刘鹏对过去大半年的服务成效做了详细的介绍。
截至目前,包括寻亲返乡、购票返乡、护送进站、护送乘车等服务在内,联动机制已实现280余人成功返乡。
(刘主任发言)
作为老城区,荔湾民政一直秉持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为了探索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将荔湾区流救助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荔湾区流浪救助项目主任梁俊刚在会上分享了彩虹街的出彩案例,彩虹街重点聚焦社区的特殊困难人员和流浪人员,链接各方资源,运用闲置的核酸采样用亭搭建爱心小屋,率先探索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梁主任发言)
对于彩虹街的经验做法,崔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将此经验推广到辖区的各个街道,进一步提高荔湾区救助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崔科指出,社工站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应与区救助小分队、属地街道及社区共同推动荔湾区救助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崔科发言)
日前,流浪乞讨人员已纳入街道社工站兜底服务对象之中。如何做好属地流浪救助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各街道社工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与会人员就流浪乞讨人员的发现、甄别、介入、应对方式等进行热烈的探讨,最终达成共识。社工站在发现流浪人员时应跟从街面救助管理工作指引,学会链接救助站、民政、公安、医院等方面的资源。如遇老人、青少年、妇女及危重病流浪乞讨人员,可向联动机制联合办公室反馈,并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及时介入处理,避免负面舆情的发生。
(社工站与会代表)
在广州市民政局的统筹部署下,广州市已经形成了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点、线、面环环相扣的立体救助网络。联动机制将充分发挥聚合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的重要作用,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流浪救助的社会氛围,助力广州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