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公益寻亲, 广州市天河区民政局评定AAAA级社会组织

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资讯

跨省联动助流浪老人返乡:漂泊二十载终迎温暖归途

2025年5月8日,广州火车站T254次列车载着59岁的张英杰缓缓驶离站台。这位右眼残疾、以拾荒为生的河北老人,在越秀、威县两地民政部门与尚丙辉社工的接力救助下,结束了二十余年的流浪生涯,踏上返乡之路。

独眼老人的漫长漂泊:从拉货谋生到露宿街头

出生于威县贺营镇的张英杰,仅受过小学教育。因早年右眼残疾使其在就业市场中屡遭冷遇。年轻时,他尚能以小推车帮人拉货维生,但随着年龄增长,体力逐渐难以支撑生计,最终沦为街边的流浪拾荒者。

在广州的漫长岁月里,张英杰栖身于天桥下、商铺屋檐,以捡拾废品换取微薄收入。他衣衫褴褛的身影成为城市边缘的缩影。据尚丙辉回忆,老人长期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堪忧,却始终拒绝接受临时救助——返乡办理低保成为他唯一的心愿。

科技赋能寻亲:大数据推送搭建沟通桥梁

转机出现在2025年4月,越秀民政救助服务队队长胡占权得知情况后,立即责成尚丙辉社工团队为张英杰发布今日头条寻亲启事,借助算法推送技术将信息精准触达威县头条用户,并迅速引发威县民政救助部门关注。

经多方核查比对,威县民政救助相关负责人确认张英杰为贺营镇长期失联人员。两地部门随即建立专项救助工作组,越秀救助队负责心理疏导与返乡动员,威县方面则承诺开通低保绿色通道。

多方协作破局:从一张车票到长效保障

面对社工的劝导,张英杰起初充满疑虑:“没低保回家也是等死。”为打消其顾虑,越秀民政救助队多次与威县民政局负责人连线,得到了杨主任的肯定答复。这份跨越1800公里的承诺,最终让老人点头同意返乡。

5月8日19时,T254次列车载着张英杰驶向邢台。越秀救助队为其准备了装有洗漱用品、食品的“归乡礼包”,而威县方面,妹妹与侄子得知消息后提前至车站接应,二十余年的漂泊感在这一刻化作归家的热泪。

尚丙辉表示,相较于物质救助,帮助流浪者重建社会连接才是防止返流的关键。为此,越秀救助队、尚丙辉社工目前正与威县民政局、张英杰的家属保持积极沟通,跟进低保办理进度。未来,越秀民政救助队将不断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帮助更多“张英杰们”体面告别流浪,在故乡的炊烟中安放余生。